第(1/3)页
“英雄吗,我?”米利西奇挠了挠头,嘴角先是被羞赧提起,紧接着骄傲和自豪将那不易觉察的弧度大大的扯开。
自打离开底特律,他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这个称呼了。
“知道吗,自从那年你们打进第二轮,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有所作为,我看了二十几年的NBA,你是我见过最灵活的大个子……”
多数主力球员在打完一场比赛后都会很饿,披萨店中麦饼混合芝士、肉肠、香料的香气更使人的饥饿感进一步放大。
然而在此刻,米利西奇觉得老板的那发自内心真心实意的夸赞远比手中的披萨更美味,哪怕进入季后赛后,他的周围就一直没有缺少过夸赞。
他就是爱听。
他是万众瞩目的球星,但也是个平凡的人,需要从外界索取能量,不管是肉体还是精神。
虽说肉体和精神是两个维度的概念,但那些真心实意的夸赞却可以打破界限,给他疲劳的身体喂上一口大补汤。
当然,又好吃的,就会有难吃的。
时至今日,他的脑海中还会时不时的闪回拉里布朗那轻蔑的眼神和不屑的嘴角。
【在你学会防守之前,我是不会让你上场的!】
【你知道你在干什么吗?球队花钱是让你来打球的,不是让你来表演那滑稽且拙劣的三分的!】
【你永远也比不上拉希德,软蛋!】
【……】
逃离战火纷飞侵略和内战不休的家乡,来到繁荣的美国,选秀夜过后,摇身一变成为人人羡艳的青年百万富翁,这本是寻常人无法想象的美梦。
只是在最初的甜蜜过后,拉里布朗的出现摧毁了一切。
在来美国之前,他学的英语都是礼貌用语,而在活塞,他用的最多的却是抱歉。
多数NBA球员其实都谈不上多么爱篮球。
人对某项事物的喜爱多源于由它带来的正反馈,在竞技运动中的正反馈就是胜利。
而NBA是残酷的,因为它汇集了各个年份,各个地区的正反馈之王,却只愿意提供一份正反馈。
在这个联盟中大多数球员更多是靠着金钱上的正反馈来维持积极的心态。
米利西奇也曾一度想将份职业彻底的视之为生意,将金钱和苦难画上等号。
幸好。
幸好他有莫哥。
莫哥告诉他,金钱是他应得的,拉里布朗带给他的苦难除了写入自传嘲讽外毫无意义,他爱篮球,爱进球的感觉,更爱死了拼尽全力后的胜利。
那年在活塞,主场球迷们喜欢他更多是喜欢他那吉祥的外号——“人类胜利雪茄”。
他从球迷的欢呼声中汲取不到半点成就,只有耻辱。
哪怕后来他几拳成了底特律的城市英雄,球迷们也只是为他那一时的勇气和力量喝彩。
而现在,他却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球迷对他真实的爱。
他忽的又想到了今天下半场莫闻、雷阿伦、佩顿同时上场后球迷们的尖叫。
一道电流从他的脊背上划过直击天灵。
他好像莫闻跟他说的遵从内心,究竟是遵从的什么。
那是一条皮蓬走了半生才弄明白的道路。
是成为一个更伟大的皮蓬,还是成为一个城市的一段历史?
想了半天,他还是无法决定。
不过,有一说一,这家的披萨真好吃啊。
……
丢掉两个客场对骑士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至少在骑士球迷眼中是这样的。
虽说上一次总决赛先输两场最后翻盘的案例要追溯到已经55岁的比尔沃顿的生涯巅峰(1977),NBA几十年的历史中也只有2例。
但他们骑士可是才在东决做到过连丢两个主场后翻盘的壮举,这在NBA历史长河中那也是数一数二,所以,不慌。
人类是很会自我PUA的,就像新车,在没开之前总是小心翼翼,一旦注满油上了路,站起来蹬就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骑士球迷能接受大局上的失败,却不能接受输的那么难看。
东决主场输活塞的两场难看归难看,多数球迷还是能看到骑士取胜的希望的。
可跟超音速两场下来,不少专家已经将这轮总决赛归类到02、03年这一挂了。
简而言之……骑士有可能赢得总冠军,但骑士赢下总冠军有点不可能。
打的这么难看又不想承认实力差距,那只能说球队打的有问题,具体点就是有人打的有问题。
喂,家里进鬼了你知不知道?
不需要仔细分析,看赛后统计其实球迷就迅速锁定了“内鬼”。
就是那个从西部来的,就是你,迈克毕比!
毕比G1只得8分4助攻,G2也只有11分3助攻。
对于一个首发控卫而言,这个数据也勉强合格了,但问题是,毕比可是当下骑士的第二高薪,还是用两双机器古登加选秀签换来的。
结果进攻端没啥存在感,防守端还让莫闻予求予取。
日内瓦退钱!
【我不明白,在球场上做出防守的姿态,然后站着等勒布朗传球投篮,强度还不如我陪女友逛街,他凭什么能拿千万年薪啊?】
【别再责怪毕比了,你们没看出来他已经在尽力抵抗主人的命令了吗!】
【狗屎毕比,你除了能给莫闻弄一身汗水外还能干什么?】
声讨批评迈克毕比的声音从网上论坛蔓延到电视节目专家评述。
人们都下意识忽略了此前在东部,毕比稳定15+6,帮骑士撑起阿詹不在时间段组织和开发进攻的功劳。
单骂毕比不过瘾,于是骑士的制服组也成了被责问的对象。
第(1/3)页